文/孙宝林

青岛第30届国际沙滩节,因为疫情原因,延至年11月16日开幕。是日,已是立冬第10天,5天后就要与小雪握手。在青岛,在季节的眼里,这个时候已经不太适宜举办海边活动了。上个月开筹备会时,有人就曾半是预测,半是叮咛:沙滩节开幕那天,一定要多穿衣服,肯定冷得够呛。

然而,上苍却特别眷顾这个节会。清晨,站在会场——第一海水浴场金色的沙滩上,仰望海空,虽然云层覆盖不见太阳,但仍能感到它的灼灼热力。海风习习,温和而轻柔地掠过水面,波澜不惊,吹面不寒,倒有点春天的感觉。

虽然因为疫情,开幕式做了瘦身处理,只有沙滩婚庆和沙雕展示两项活动,但小而不怠,每个细节都精谋细划,如同一个雕栏玉砌的微缩景观。

开幕式结束,作家楚成东开车送几位文友回家。离开大海、沙滩、热情似火的参会人群,车子像一条小巧的银鱼,在街市的“大海”里蜿蜒穿行。高楼幢幢、车水马龙、人流熙攘、喧声四起。视听印象明明白白告诉我,人已经离开了会场。但是,心却仍然停留在那片沙滩上。脑海里,老是飘动着那一面面猎猎的彩旗、那一座座神采奕奕的沙雕、那一声声激情洋溢的歌唱,以及参会者如花的笑容。

沙滩婚庆,给节会带来一首浪漫的“情诗”。当伉俪们手牵着手,在瓦格纳《婚礼进行曲》庄严优美的乐曲声中,缓缓走进会场。当花炮迸溅出漫天彩色的“雪花”,与伉俪们幸福的笑容一起绽放,我看到他们中不少人,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。特别是,在党的百年华诞这个历史节点,24对党员伉俪,在大海边回望当初的牵手,重温结婚和入党誓言,庄重宣誓未来,这场景令人心潮起伏。

如果记忆可以被镌刻,我愿把那一座座沙雕也深深地刻在心上。那几位战士威武雄壮的身姿眉宇、那藏族姑娘”唱支山歌给党听”的潇洒舞姿,还有那尊笑眯眯祈祷生活“吉祥如意”的雕像,都让人感慨万千。

尽管歌舞节目次日才能陆续开启,但早有一些表演者按捺不住,如同红梅争春、蜓立荷头,早早来到会场。他们身着彩装,纵情唱起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、《渔家姑娘在海边》;或裙袂飞扬,起舞祝福祖国和人民,这一切,都令人心神摇荡。

活动中,清清楚楚记得市北区作协主席吴宝泉的那一声长叹:“沙滩节一晃30年啦,人的一生有多少30年啊!”

这声长叹,道出了不知几多人的心声!是啊,一项自发性的群众活动能够持续30年,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奥秘。

我想起了那句老而又老的古语:“天时地利人和”。地利,汇泉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不必说。人和,无论是沙滩协会秘书长王磊带领的组织者团队,还是以各种方式支持节会的党政和企事业领导,一众办会人齐心同德的奋力也有目共睹;而特别不能忘记的是“天时”——时代和社会的大环境,这是它成功的深层原因。

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社会像沉埋海底的火山,迸发出震天动地的力量。温饱问题逐步解决后,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。想歌、想舞,想放飞自我,想让心灵像鸟儿一样快乐飞翔,想放声高歌开拓奋进、蒸蒸日上的祖国,想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起舞。

这一切,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。沙滩节,正是顺应了这一“天时”,它满足了岛城民众提升生活品味、感恩和礼赞祖国的精神需求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办会人是一群目光睿智的时代潮流的弄潮儿。

同时,还应该看到另一方面: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,精神危机与日俱增。不少人物质欲望极端膨胀,对拜金主义顶礼膜拜,使得理想、信仰和使命感等崇高的人文精神被逐渐丢弃,社会腐败现象层出不穷,文化餐桌上的主食,也被庸俗、低俗和媚俗所充塞。

如何解决物质与精神的失衡?这是一个19世纪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社会课题。许多有志之士为此绞尽脑汁: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,在贫病流离中呼唤“人,诗意地栖居”,海德格尔热烈附和,此后,美国作家、哲学家梭罗也隐居到瓦尔登湖,在静寂的山林中潜心寻求答案。然而,历史是遗憾的,他们回归心灵乐土的美丽憧憬,都止步在社会实践的大门前。

可贵的是,这群在中国黄海之滨的沙滩人,始终没有低下高昂的头颅,而是用清醒的思维,以及澎湃的信仰力量,在大海边唱响心灵世界的高贵、美丽和崇高,为岛城筑造了一座精神的家园。他们的努力,赢取了民心,获得了党政有关部门的真诚支持,具有了磐石般的社会根基,一句话,顺应了“天时”。

我想,这二者,就是沙滩节能在岁月里常青的根本秘诀。

沙滩节气宇轩昂、雄姿英发地走过30年,筑就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奇迹。然而,岁岁年年那些美好的狂欢时光,起止时间都是有限的,少则数天,多则月余,但它昭示的意义却是无限的。就像开幕式上的彩旗,终会随着节会的落幕而消失,但是,它会一直飘扬在岛城人们的心里,令我们沉思城市未来的行走路径,以及精神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jiehundapian.com/jhdl/11608.html